菲律賓國際聯合訓練:強化大規模災害時的國際官民合作

和平之風日本的空中搜救醫療團隊,一直致力於加強台灣、菲律賓與日本之間在災難醫療方面的國際合作,提升災害應對能力,並與各國的醫療團隊共同進行訓練。
作為共同訓練的一環,空中搜救醫療團隊的稻葉醫師、佐佐木護理師、坂本護理師、夫津木後勤人員等4人,參加了4月23日、24日為期2天,在菲律賓舉行由PMA(菲律賓醫師會)與Asia Pacific Alliance-Philippines(A-PAD-PH)等組織主辦的災害醫療支援訓練。

菲律賓衛生部、外交部、醫師會、民間團體、台灣的支援團隊等總共150人參加本次的聯合訓練。
【實地訓練】模擬災情:大規模地震
菲律賓位在太平洋火山帶的「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是一個容易受地震活動影響的地區。在本次的模擬訓練中,劇本為菲律賓發生芮氏規模7.2的大規模地震,許多建築物倒塌,當中包含人聲鼎沸的民間醫院與學校在內,有數千人受傷或是受困在瓦礫堆下。
作為初期行動,消防、警察、醫療相關人士等當地緊急應變單位,立即出動前往災區,避難中心被設置在廣場等空曠地方,模擬患者們也陸續被抬了出來。

菲律賓衛生部(DOH)的野外醫院(Field Hospital)。模擬病患被陸續搬送出來,並針對檢傷分類與醫療處置進行檢證。
隊伍組成方面,空中搜救醫療團隊與台灣的支援團隊「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TDADMT)」編列成一隊,並在同一個帳棚內進行醫療支援的檢證,兩隊人馬跨越了不同文化與語言,力求提升災害應對能力。

「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TDADMT)」的護理師(右起第2位)與醫師(左起第3位),以及和平之風日本的空中搜救醫療團隊隊員。

稻葉醫師等支援團隊將模擬患者送至能夠診療的場所。

眾人超越了團隊框架一同進行診療,不僅針對實際的醫療處置,連角色分工等細節部分也進行了驗證。

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TDADMT)的醫師與模擬患者接觸並進行問診。除了確認外傷外,也需要考慮災民自身的心理負擔
【桌上模擬】共享情報與交流
在跨國合作中,初次見面的各國支援團隊的人員,為了要在災區展開救援,他們需要統一共通用語的使用,並對國際支援流程等達成共識。
桌上模擬中,不僅分享了各地災害應對的現況與未來課題,還包括實際醫療支援現場所需的物資管理與後勤支援等實務層面的交流。

與菲律賓的醫療相關人員就現場的檢傷分類及診療所的設置,根據實際案例進行了意見交流。這不僅對醫療方面的人員來說是寶貴的經驗,對負責協調等工作的後勤人員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由參加本次訓練的各相關單位的代表所組成的會議
為了讓流程順利 從入境到現場活動的努力
入境時的手續、負責協調各國派遣緊急醫療隊伍的「EMTCC(緊急醫療隊協調本部)」的接待,以及當地診療據點的準備等,在支援活動開始前所需進行的具體應對措施,也由所有參與者共同進行情報共享與檢討。
空中搜救醫療團隊透過迄今為止在支援活動、多機關訓練中所培養的經驗,以此為基礎針對接受國際支援的「受援」問題,空中搜救醫療團隊也分享了作為國家今後應探討的議題。
「即使只快一秒鐘,也要多救一個人」
空中搜救醫療團隊的專案領導者稻葉醫師回顧了本次的訓練。他表示,「當醫療資源在大地震與危機中變得不足時,就需要國際支援。不過,國際支援團隊要提供醫療支援的時候,也會遇到非常複雜與困難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此類訓練才至關重要。我們平時就應該討論這些事項,重點不是災害發生後,而是現在就開始做好準備,這點非常重要。」
菲律賓今後將整理此次訓練的評估結果與經驗教訓,並提交給民防局及國家防災風險減輕管理委員會等國家機關。未來也將持續擴大國內外跨境支援的合作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