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X LINE

迎戰颱風來襲:提前備妥防災對策、避免臨陣慌亂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颱風每年都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2024年8月發生於日本的第10號颱風「珊珊」走得是一個非常緩慢的路徑,珊珊颱風對各地造成大雨、強風與土石流,同時也對交通等帶來嚴重損害。未來防範颱風,從平時起做好準備與冷靜因應是不可或缺的。

本篇報導將針對颱風的定義與損害特徵,以及因應颱風接近的具體對策。為了將損害控制在最小範圍,對於颱風的因應,「提前準備」乃是基本。請大家確認報導的內容,這些資訊將有助於大家在緊急時刻時能夠安全且迅速地避難。

颱風的定義與影響

從夏天到秋天這段期間,會對日本列島帶來嚴重影響的颱風,接下來將根據日本氣象廳在天氣預報時所使用的預報用語進行詳細說明。一方面加深對颱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明確了解如何做好適當的準備,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何謂颱風?

FotoJet所謂的「颱風」,指的是在熱帶海上發生的強大低氣壓,同時風速達每秒17公尺(34節)。颱風發生於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與南海地區,一般會在低緯度地區往西前進,在北上時因受到偏西風(西風)影響而往東北方向移動。

%E9%9D%9E%E5%B8%B8%E5%BC%B7%E7%83%88 e1749131882277以風速與強風區的半徑來分類的,是颱風的「強度」與「大小」。強度是基於風速,最大風速達每秒33公尺以上的,稱為「強烈颱風」、每秒44公尺以上的為「非常強烈颱風」、每秒54公尺以上的則是「猛烈颱風」。大小根據風速達每秒15公尺以上的範圍來劃分,當發展成大型颱風時,半徑為500至800公里,超大型颱風則是半徑達800公里以上,大小能壟罩日本本州全部區域。

另外,颱風主要發生在夏天至秋天,由於每個地區的影響不同,因此關注路徑與強度等情報十分重要。

颱風帶來的遭害

颱風所產生的災害包羅萬象,主要有以下幾種損害。這裡將根據氣象廳的情報,來解說各種災害的特徵。ARROWS journal 1536x496 1

1、風災

強風與暴風為主要原因。特別是在颱風行徑方向的右側,容易颳起強風,同時也易發生樹木與建築物倒塌、屋頂吹飛等損害。

2、水災

颱風所造成的災害包含大潮、洪水、風浪等。面向大海與海灣的地區,由低氣壓所生的海面上升,以及暴風所引起的風浪加劇,將帶來大浪與大潮。此外,特別是都市區也有可能會發生內水氾濫(因排水不暢造成的淹水災害),因此不管是哪種地區都得小心注意。

3、土石流災害

豪雨使得山與懸崖變得容易崩壞,進而發生山崩與山體滑坡。道路與鐵道、住宅有可能因此而遭受損害。

4、大浪與大潮

大潮是由強風造成的「聚集效應」以及氣壓下降引起的「低壓效應」所產生的。

所謂「聚集效應」,是指強風將海水推向陸地,使海面上升的現象。據說風速增加一倍時,海面上升會是原來的四倍。

另一方面,「低壓效應」是指因颱風低氣壓而導致海面被抬升的現象。氣壓每下降1百帕(hPa),海面約上升1公分。

這兩種效應疊加,使海面進一步上升,增加沿岸地區受災的風險。面對大自然的力量,人類的力量是有限的,完全避免災害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事先做好適當的準備,還是能將損害降到最低。

下一章將會詳述具體的對策與準備方法,讓我們一起確認如何有效應對自然災害。

因應颱風就從平時準備

因應颱風,從平時好好準備,做好對颱風及其他災害的萬全因應十分重要。

確認資訊的獲取方式

為了能夠迅速取得避難資訊,請事先下載防災應用程式。對於獨居長者等若對使用方式感到不安,家人的協助是很重要的。也請一同事前確認「避難指示」、「避難勸告」的意思,以及適當的避難時機。

透過災害預測圖確認避難路線

%E3%83%8F%E3%82%B6%E3%83%BC%E3%83%89%E3%83%9E%E3%83%83%E3%83%97 1024x492 1接下來,請使用災害預測圖來確認避難路線。確認自家與上班地點周邊的災害預測圖,以及事先掌握有淹水與土石災害風險的地方。另外,避難途徑與避難產所的位置也請一起確認,事先印出來讓人比較安心。在預計可能發生淹水災情的地區,也建議事先準備沙包或防水袋等防災用品。

備好防災用品與備用物資 並與家人共享

防災用品與備用物資的準備也是不可或缺的。列出必要的防災用品與備用物資的清單,並與家族全員共享。特別是在有長者、孕婦、學齡前孩童、身障者家庭,備妥能夠因應各種狀況的物品十分重要。

關於緊急避難糧食,請選擇能夠長期保存的,同時採用定期消耗與補貨並行的「滾動式儲備(Rolling Stock)」,能確保緊急物資隨時可用。

檢查家裡周邊與進行修補

另外,進行家裡周邊的檢查與修補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檢查家裡周邊,以及將容易被吹走的物品擺好、改善排水不良的地方等。以下幾點,請民眾一起定期確認

■檢查屋頂瓦片與天線的狀況
■清理雨水槽與排水溝,避免阻塞
■確認窗戶、雨戶、捲門等是否能正常關閉
■修剪庭院樹木,並固定可能被吹走的物品(如:花盆、瓦斯桶、長椅等)
■檢查車棚與車庫的穩固狀況

事前確認上述所說的,將能在災害發生時將損害壓制在最小範圍內。另外,也推薦考慮進行防災對策相關的居家整修,如設置鐵捲門與遮雨窗、修補屋頂與車棚等。

重視與鄰里的聯繫

平時就要重視與鄰里的聯繫與互動。加深與附近鄰居的交流,事先統整好互助體制至關重要。特別是家中有長者或身體不方便移動的家庭,社區支援在關鍵時刻將發揮極大作用。

確實掌握這些重點,做好萬全準備,能在颱風或災害發生時保持冷靜應對。

颱風接近前幾天 我們應該做的防備

當預測颱風即將逼近時,請儘早做好以下準備,以確保萬全應對。

確認颱風資訊

頻繁確認颱風資訊,並且掌握最新的氣象資訊與警報。特別要關注日本氣象廳(類似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的記者會與特別警報的發布,提早採取必要對策。

再次確認災害預測圖與防災用品

為了掌握住家周邊的風險,請重新確認災害預測圖、避難路線及危險區域。同時也要檢查緊急時所需的物品,確認是否有缺少的用品。尤其是水和簡易廁所等物資,可能會出現搶購一空的情況,因此平時的準備仍然非常重要。

家裡周邊的檢查與採取對策

將有可能被強風吹落的物品,如擺在陽台的曬衣架、盆栽等擺進屋內。確認與水槽與排水溝是否有落葉與垃圾堵塞,並保持排水順暢。另外,也要為防範淹水災害,準備堆疊沙包等防水措施。

防範停水停電

防範停水與停電也同樣重要。建議可以先將浴缸裝滿水,同時也要確保飲用水。事先備好手電筒與預備電池,以及手機的充電器、蠟燭等物品也十分重要。另外,利用冰桶和冷凍庫的保冷劑,幫助停電時保存食材,並作為防止中暑的對策。

進行避難準備

預想「避難指示」發布的情況,請確認家中與工作地點附近的避難所,並掌握避難路線。重新檢查緊急攜帶包的物品,補充所需用品。

確認與家人的聯絡方式

為了應對緊急狀況,不僅要確認與同住家人的聯絡方式,也要特別注意與獨居家人的聯絡。與家人討論緊急時的應變行動,事先決定避難場所及聯絡方法。

其他對策

請盡可能將車輛油箱加滿。此外,也請重新檢視工作行程及外出必要性,並考慮做出調整。

提前2至3天完成這些準備,能讓您在颱風接近時從容應對,不至於慌亂。

颱風接近前一天 我們應該做的防備

即使是在颱風接近前一天,事前頻繁確認最新情報是很重要的。請確認以下幾點,特別是注意別錯過避難時機。即使不需要避難,也需要採取適當的行動。

密切注意資訊並根據指示避難

請密切注意氣象廳及地方政府發布的「大雨警報」、「土石流災害警戒情報」、「避難指示」等訊息,並善用防災應用程式、電視、廣播等媒體進行資訊收集。特別是在「避難指示」發布時,務必立即開始避難。此外,對於避難時間較長的高齡者、身心障礙者及有孩童的家庭,請在發布「高齡者等避難」時,儘早進行避難。

做好家中各項防災措施 確保萬無一失

1936067 m 1024x685 1放下鐵捲門與遮雨窗,如果沒有遮雨窗與鐵捲門的話,請透過在玻璃窗戶上黏貼防止飛散的膠帶等,這些能減輕玻璃破裂的風險。如果來不及貼上的話,可以將窗簾的邊緣固定,或用膠帶將塑膠布、帆布、紙箱等材料貼緊窗戶。把窗簾拉上,也能在玻璃破裂時防止碎片飛散。

特別是在淹水風險高的地區,有可能會因為夜間大雨,導致人睡到一半家中卻浸水。「大概沒問題吧」避免過度自信,颱風來襲的夜晚,請切記讓家族全員移到2樓以上的樓層就寢。

颱風最貼近時(當日)的防範

如果颱風已經最十分貼近我們的話,勉強外出或避難,將提高死亡風險。請確認以下內容,並優先保護好自身。

避免外出

在暴風雨期間外出是非常危險的。不要勉強外出或回家、去上班,請待在安全的地方。

避免開車外出

颱風接近時開車外出,會大幅增加遭遇淹水或土石流的風險。有數據顯示,過去的颱風中,約有40%的戶外受災者是在車內遇難的。即使是水深較淺的積水,也可能讓車輛被沖走,因此應盡量避免開車出門。(參考日本放送協會NHK|台風がくる!大切な命を守るために

留意垂直避難

Frame 346 1居住在有洪水或淹水風險地區的居民,如果來不及前往避難所,應選擇「垂直避難」。建議移動到二樓以上,並選擇遠離斜坡或山崖的房間。如果附近有堅固的建築物,且來得及避難,也可以選擇前往該建築物的高樓層避難。

遠離玻璃窗戶

牢牢鎖緊窗戶與房門,由於玻璃有可會破裂,所以請民眾遠離窗戶,前往安全的地方避難。

企業應避免強制出勤與冒險返家

有許多人在通勤或返家途中遭遇災害,因此應避免強制出勤或返家的指示。企業也應以員工的安全為優先,不應要求員工在危險天候中外出。

以上介紹了從平時到颱風最接近前各階段的對應措施。當颱風接近、難以外出的情況下,臨時準備可能會來不及。因此,平時就要確實做好準備,颱風接近時才能冷靜且妥善地應對。

颱風遠離後 我們應注意的要點

DSC 0113 1024x768 1颱風過後仍存在各種潛在的風險。在颱風剛過後,進行清理作業時常發生意外與受傷,例如從屋頂掉落物品、處理瓦礫時的受傷、停電期間使用發電機導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以及無冷氣環境下的中暑等問題都非常嚴重。為了應對這些風險,冷靜的行動與接受周圍人士、專業人員或志工的協助是非常重要的。

二次災害的危險

此外,颱風過後也有可能發生土石流或洪水等二次災害。如果您居住在可能發生土石流的「土砂災害警戒區域」或「土砂災害特別警戒區域」,請注意地基可能已經鬆動,返回住家時務必謹慎行動。

小心通電引發火災

確認住家損害狀況時,請注意瓦斯洩漏或電線受損等情況。為了預防通電火災(電力恢復時引發的火災),建議先將電器的插頭拔除。

確認保險內容

關於保險,建議事先確認火災保險與地震保險的保障內容,確認是否涵蓋風災、水災或土砂災害等情況。若已有保險,災害發生後應拍攝受災現場的照片,並準備申請罹災證明書與保險理賠所需的資料。在清理時也請特別注意避免受傷與中暑,以安全為第一優先。

從平時做好防颱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災害難以預測,特別是對於像颱風這樣急遽的氣象變化,我們需要迅速判斷。因此,從平時做好防颱是必須的,與家人確認避難路線,事前整裝好防災用品等非常重要。另外,家裡周圍的檢查也別忘了執行,以及當颱風接近時密切確認最新的氣象資訊。

不要抱持「應該沒問題吧」這樣的僥倖心理,最重要的是要以最壞的情況為前提來採取行動。懷抱著「也許會發生」的危機意識,並及早準備,才能將災害損害降到最低。為了確保您與家人的安全,請參考本篇內容,採取適當的防災對策吧。

 

【參考資料】
気象庁|台風について
気象庁|台風の統計資料
気象庁|台風や集中豪雨から身を守るために
日本気象協会|台風のしくみ
日本放送協会|台風がくる
日本放送協会|過ぎたあとのほうがずっと怖い?台風”後”にひそむ思わぬ危険

作者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我們致力於傳遞有關國際支援和世界局勢的資訊,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真正必要的支援。
分享

捐款與支持

支援需要幫助的人

和平之風為世界各地因地震,
洪水和乾旱等自然災害,
以及戰爭和貧困等人爲要因面臨生命威脅,
無法繼續生計的人們提供支援。
此外也提供復興與發展支援。

  • HOME
  • 記事
  • 迎戰颱風來襲:提前備妥防災對策、避免臨陣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