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X LINE

垂直避難v.s.水平避難:解析水災發生時的避難方式與事前準備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當地震、海嘯、颱風等災害發生時,大部分人直覺的避難方式是前往地方政府指定的避難所,或是暫住親友家的「依親避難」。不過若是「短時間內突發的暴雨」、「無法移動」等情況下,這種避難方式可能會受到限制,此時「垂直避難」就是一個可能的選項。近年來,傳統避難方式也引發了不少反思,因此垂直避難的概念也日益受到關注。

本文將解說垂直避難的基本概念、適用情況、日本的案例、事前準備。

垂直避難是什麼?與水平避難的比較

當地震、海嘯、颱風、豪雨等災害發生時,轉移至建築物內部二樓以上或其他較高的地方的行為,即為「垂直避難」(すいちょくひなん)。這種避難方式適用於出門在外移動變得困難之時,例如短時間、大規模豪雨或淹水,只要建築物沒有倒塌或淹水的風險,移動到較高的樓層進行避難就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相較之下,「水平避難」(すいへいひなん)指的是離開災害發生地,前往避難所或安全地點進行避難,相近的概念是「撤離式避難」(立ち退き避難),這個名稱更強調要離開災害可能發生的地點。舉例來說,在河堤潰堤造成大規模水災之前,判定建築有可能被洪水沖走,那麼住在風險區域的人們,就需要在災害發生前提早水平避難到安全的地方,如朋友家、旅館或地方政府指定的避難所。

Frame 346

垂直避難與水平避難的示意圖

垂直避難與水平避難的適用情境

適合進行垂直避難的情況

– 短時間發生局部性暴雨,排水設施無法應對
– 中小型河川氾濫,淹水不深的地區
– 下水道排水不良導致的內水氾濫(都市型水災)

以上情況下雖然水平避難也可行,但若時間緊迫、夜間移動或風雨過強導致外出困難,暫時性的垂直避難反而更安全。

適合進行水平避難的情況

根據日本政府發布的《避難信息相關指南》,以下情況即使建築物本身較高,也建議採取水平避難:

– 住家附近有大型河川,並存在潰堤、溢流等可能性,房屋有被沖毀的風險
– 山區等河流流動不順的地區,河水氾濫可能造成河岸侵蝕或房屋沖毀
– 淹水的高度預期達到一層樓以上,甚至波及兩層樓之時
– 住家位於地下室或半地下空間
– 住家位於位於海拔「零米地帶」,可能會長期淹水不退

水平避難需要及早規劃與執行,若災害尚未迫在眉睫,仍有時間準備,那麼前往安全地區,進行水平避難會是更理想的選擇。

自家住宅以外的垂直避難場所

除了自家住宅,一些地方政府或企業也提供高樓層空間作為垂直避難所,特別適用於:

– 住在平房或靠近河邊等高風險地區
– 時間緊迫、來不及前往避難所
– 災害發生時剛好外出在外

建議平時就了解生活圈內有哪些垂直避難地點,以利災害發生時迅速行動。

如果住在公寓大樓要進行垂直避難

如果住在公寓大樓中,應根據居住樓層高低有不同的應對措施。

住在高樓層
由於原本就處於較高的位置,原則上無需向外避難。然而,基礎設施(電、水、瓦斯)可能會暫時中斷,因此必須備有數日份的水、食物、攜帶式瓦斯爐、簡易馬桶等必要物資。

住在低樓層
則應立即避難至二樓以上的高樓層。若錯過時機,水壓可能會導致門窗無法打開,使人無法逃生。為了在災害發生時能迅速應對,平時應積極參與避難訓練,並確認通往高層的垂直避難通道。

如果住在獨棟住宅或平房中要進行垂直避難

住在有二層或三層樓的獨棟住宅
和公寓大樓低樓層的垂直避難相同,應盡快移動到二樓以上。隨著時間推移,積水水位會不斷上升,待在一樓會變得非常危險。嚴重時,家中可能進水至木製家具漂浮的程度,導致意外事故或受傷,甚至無法再移動到樓上,避難變得極為困難。為了避免這些風險,一旦接收到水災或天災的注意報或警報,應儘快移至上層樓避難。

住在平房(無二樓)
由於沒有高樓層可避難,有時會選擇逃到屋頂。但屋頂不見得安全,對於老人或幼童而言,爬上屋頂並不容易,甚至有可能導致受傷或危及生命。因此,住在平房的人應盡可能避免垂直避難,在災害發生前就提前進行水平避難,前往確認安全的避難所。為了爭取避難時間,平時應密切關注警報、天氣預報等資訊,並儘早採取行動。

垂直避難在日本的演進與實例

日本1961年制定的《災害對策基本法》衍生出了垂直避難的概念。在那之前,日本多為一層或兩層樓的木造房屋,但隨著水災的防範意識提升,越來越多建築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也因此建築物本身可作為暫時避難地,才讓避難選項逐漸多元化。可以說,垂直避難是隨著社會風氣與建築材料改變而產生的新型避難方式。

西日本豪雨的垂直避難案例

2018年7月,巴比侖颱風引進大量水氣到日本上空,再加上停留於九州至近畿地方的梅雨滯留鋒所造成之雙重影響,導致西日本多個縣降下數十年來罕見的超大豪雨,並釀成淹水、土石流等災情,多條道路、鐵路中斷。日本媒體多以「西日本豪雨」稱呼此次災害,當時就有成功垂直避難的案例。

%E8%A5%BF%E6%97%A5%E6%9C%AC%E8%B1%AA%E9%9B%A8%E3%81%A7%E3%81%AE%E6%B0%B4%E6%B2%A1%E7%97%85%E9%99%A2%E3%81%AB%E6%B0%B4%E9%99%B8%E4%B8%A1%E7%94%A8%E8%BB%8A%E3%81%A7%E5%90%91%E3%81%8B%E3%81%86%E6%A7%98%E5%AD%90 1

2018年的西日本豪雨,救難人員以水路兩用車前往醫院營救垂直避難的民眾

高速公路成為垂直避難所的新選擇

2023年4月,日本首都圈的高速公路公司與東京「江東五區」(墨田、江東、足立、葛飾、江戶川)達成協議,在大規模水災發生時,開放高速公路與一般道路間的匝道坡道(約20處)作為垂直避難場所。

日本政府估計如果東京首都圈發生大規模水災,最多會有約250萬人受災,因此一旦政府發布「緊急安全確保令(警戒等級5)」,連接首都高速公路與京葉道路的約20處斜坡匝道將會開放作為垂直避難的場所。政府會向各高速公路公司提出請求,江東五區的區役所負責引導居民,高速公路公司則負責封閉管制道路。由於可供避難的人數有限,也設定了以下條件:

– 高速公路的幹道不會開放避難
– 避難場所僅限於斜坡匝道
– 暫時性垂直避難後,居民須搭乘大型巴士到安全的避難地點

將高速公路作為垂直避難場所是一項新嘗試,不過綜合評估下來,這將會是一個有效的避難措施,未來有望在日本全境推廣這項措施。

垂直避難所需的知識與事前準備

借鑑日本預測的垂直避難規劃

根據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中「中央防災會議」所設立的「大規模水災對策專門調查會」的預測,如果利根川(日本第二長的河流)的排水設施失效,約有120萬平方公里區域會持續浸水超過兩週以上。淹水兩天後,首都圈內因堤防決口而受災的人數最多可達約110萬人。

以此條件推演,大規模水災發生時,淹水可能持續數日甚至數週,即使能在家或居住空間避難,也要預期電力中斷和下水道持續三天以上的情況。進一步言,若因為淹水而進行垂直避難,應預期以下具體狀況:

– 無法使用沖水馬桶、浴室、洗衣等用水。
– 冰箱無法使用,生鮮食品難以保存。
– 食物取得變得困難。
– 無法使用電力,冷暖氣和空調設備。
– 電視和網路資訊通路受阻。
– 手機無法充電。
– 垃圾處理困難。

若這些狀態若持續兩週以上,精神與健康負擔將加重,故事前的防災準備不可少。

建議儲備的防災物資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建議儲備以下物品:

– 飲用水:每人每日3公升
– 緊急糧食:乾糧、罐頭、即食食品、營養補給品
– 燃料:可攜式爐具、固體燃料
– 日用品:衛生紙、生活用水、便攜床、暖暖包、乾洗髮、鍋具、寵物用品
– 資訊與通訊:電池、行動電源、收音機

與寵物共同進行垂直避難的準備

如果家中有寵物,應事先要思考和寵物一同垂直避難的方法,避免在緊急時寵物被遺留在家中或逃跑。

以狗為例,建議可以:

– 在玄關、客廳、樓梯附近等多處放置牽繩,隨時可使用。
– 平時讓狗戴著項圈。
– 訓練狗聽到「回籠」等指令時能立即進入籠子。

其他像倉鼠或烏龜這類平常生活在籠子裡的寵物,則可以使用方便攜帶的籠子,以利搬運。

結論

垂直避難是一種彌補「水災或災害發生時,無法移動到避難場所」的避難方法。雖然前往安全性較高的避難所進行水平避難確實是更為理想的做法,但在水災或災害迫在眉睫的時刻,垂直避難反而更加安全。

必須要強調,由於垂直避難因為能夠儲備的物資有限,比較沒辦法持續數日或數週,因此應將垂直避難視為暫時性的措施。另外,在家屋沒有高樓層、有毀損風險、淹水高度預期達一層樓以上,甚至住家空間是地下室,或是住家位於海拔以下的零米地帶等狀況,都不適合進行垂直避難。

除了住家可以進行垂直避難之外,醫院、學校等公有設施、企業建築物甚至高速公路等,也可能是垂直避難的場所,平時可以多留意自己的生活圈內可以進行垂直避難的場所。災難來臨之前,也需要儲備好數日份的生活物資,避免避難生活中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及感染症擴散。

希望本次文章能加深大家對垂直避難的理解,並幫助民眾做好防災準備。

 

作者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我們致力於傳遞有關國際支援和世界局勢的資訊,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真正必要的支援。
分享

捐款與支持

支援需要幫助的人

和平之風為世界各地因地震,
洪水和乾旱等自然災害,
以及戰爭和貧困等人爲要因面臨生命威脅,
無法繼續生計的人們提供支援。
此外也提供復興與發展支援。

  • HOME
  • 記事
  • 垂直避難v.s.水平避難:解析水災發生時的避難方式與事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