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保命步驟|保護你與家人免於震災 現在能開始做的準備與地震時的行動

沒人知道何時、何地會發生地震。特別是台灣與日本有許多地方的地震活動頻繁,事前從日常做好準備十分重要。我們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支援,我們得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不過,應該也有部分的人困惑,具體來說應該要準備什麼呢?
在這篇報導中,我們將詳細解說從地震發生前的準備,到發生時的行動,甚至在回家或旅行時的對應,以及必要知識與實踐對策。為了打造能安心生活的環境,我們就從現在一起來準備吧。
地震的風險與防範的重要性
日本為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甚至被人稱為地震大國。南海海槽特大地震(日文: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的風險日益逼近,我們要是思考的,不是「何時可能會發生」,而是「必定會發生」所以得去防範。考慮到當前地震難預測,為了將損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內,我們接下來將就準備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來進行解說。
地震無法預測
根據氣象廳的地震發生數據顯示,在這10年間日本全國出現震度1以上的地震呈現增加的趨勢,2024年發生震度5弱以上的地震數量,是僅次於2016年的第2高。不過,由於地震的震源位在地下深處難以再現實驗,因此即便是當代科學也無法正確預測發生的地點與時機。
正是因為無法預測,所以對於地震的知識與準備可能將決定你我的生死,而「不知道」可能導致行動延遲,增加造成重大損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擁有知識的話,能夠冷靜因應的情況將有所增加;準備,則能夠將風險最小化。
不論何時發生都能因應的準備
正是因為不知道地震何時會發生,所以有必要「現在立刻」開始準備。例如在自家,可以去固定家具或儲備防災食品,甚至也可以去思考工作場所、通勤與上學路線、旅遊地點、老家等,身處在各種場所的因應對策。
特別是像南海海槽特大地震一樣的大規模災害,正確地理解避難情報,且保護生命的行動是不可或缺的。事前的準備與共享情報,有助於冷靜判斷與提供安心感,這將成為將災害最小化的關鍵。
接下來,我們將具體介紹在地震發生時,為了能夠冷靜行動而要準備的事情。
防範地震的具體行動
地震發生時,為了確保在家中與屋外的安全,以及守護自己與家人的性命,因此平時的準備十分重要。以下,將就人在家中與屋外的對策,以及您應該提前了解的情報。
人在家中的防範
為了在地震發生時保護性命,我們得針對家具與建築物採取適當的對策。
1、防止家具傾倒
- 為了防止家具傾倒所導致的受傷與事故,可以透過以下的方法,將家具牢牢固定住來確保安全。
- 利用L字型金屬配件或防倒帶,將家具牢牢固定在牆壁或柱子上。
- 將上下堆疊的家具以金屬配件連結,防止倒塌。
- 在架子的上層放置輕的物品,藉由降低重心來提高家具的穩定性。
- 使用防滑墊或L字型金屬配件,防止地震時家具滑動。
- 在桌子、書桌、電視或電腦上使用黏著墊,以防止掉落。
租屋或牆壁材質等問題而無法安裝金屬配件的話,可以在家具底下鋪上防傾墊等來止滑。另外,也可以用支撐桿來固定天花板與家具,還有一個方法是在物品之間放置箱子以防止家具掉落。
2、玻璃與照明設備的破損對策
地震發生時,人因為玻璃與照明設備的破損而受傷的案例並不少見。這時我們可以在玻璃窗戶、櫥櫃貼上防止玻璃飛散的薄膜,以防止破裂的玻璃飛散出去。
由於吊掛式照明設備存在掉落的風險,因此建議以鏈條固定,或更換為直接安裝在天花板上的類型會比較安全。另外,關於螢光燈,建議裝設保護罩或使用耐熱膠帶,以防止碎片飛散或燈管掉落。
3、安裝感震斷路器
感震斷路器為一種感知到地震搖晃後,將自動切斷電源的裝置。透過該裝置,當地震發生時就能防止電線走火。
2014年日本政府計畫要將感震斷路器普及,2016年設置了安裝的相關基準。2019年政府勸告火災與延燒風險高的地區裝設感震斷路器,並建議其他地區也同樣裝設。
另外,在安裝感震斷路器的同時,也要進行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與滅火器等滅火設備的檢查,為了應對緊急情況,請事先做好萬全的對策準備。
4、建築物的耐震
在大地震中,會產生週期為1到2秒強烈搖晃,並被人稱為「殺手脈衝(killer pulse)」的現象,這樣的搖晃會引發木造住宅等房屋的倒塌與損壞的危險。為了能經得起此種搖晃與保護生命,建築物的耐震補強是不可或缺的。
在日本,特別是1981年(昭和56年)以前所建造的建築物,由於是以舊的耐震基準設計,因此可能存在耐震性不足的情況,得要接受專業人士的耐震診斷,並在必要時進行耐震加固。
另外,地方政府也提供針對耐震改修的支援制度。及早採取對策,並利用地方的支援來確保安全的居住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4、防災用品與儲備品
防災用品有0次、1次、2次等不同的分類,這些各自的準備都是非常重要的。
- 0次的防災用品
平時隨身攜帶的防災用品(水壺、輕食、行動電源、藥物、現金等)
- 1次的防災用品
避難時需要的物品集合包(如水、即食食品、防寒衣物、收音機、急救包、簡易廁所、手電筒等)
- 2次的防災用品
存放在家中的儲備物品(一週份的水、食物、日常用品等)
適當準備這些物品,能夠讓您在緊急時刻安心應對。
5、家外的防災準備
作為家外的防災準備,車庫、倉庫、庭木和花盆的管理至關重要。由於車庫或倉庫倒塌可能會引發重大損害,因此應定期檢查,並修剪庭木和花盆,避免在強風或地震中倒塌,減少風險。
此外,對於老化的磚牆或樹木也需要特別注意。磚牆可能在地震中倒塌,倒落的樹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突然倒塌,甚至引發致命事故。為了避免這些風險,應進行適當的拆除或修繕。
另外,將簡易防災用品常備在自家車中,可以在災難發生時迅速應對。應將飲用水、毛毯、行動充電器、手電筒等物品儲存在車中,並準備好在需要避難時立即使用。
6、事前共享情報
災害發生時為了能迅速因應,家人之間得做好情報共享。思考以下這幾點,並在事前做好準備,將有助於您在災害發生時能冷靜行動。
確認避難路線與避難場所
家族全員了解避難路線與避難場所,將能夠迅速避難。
決定緊急連絡方式與集合地點
災害發生時為了能馬上取得聯繫,家族成員要先決定緊急連絡方式與集合地點。
確認地方政府的防災計畫
掌握地方政府的防災計畫與避難場所,並查明避難所的開設狀況與防災情報應用程式的使用方式。
特別十分重要的是,確認好與住在遠方的家人、長者的連絡方式與避難手段。當災害發生時,由於較容易與災區較遠的地方的人撥通電話,因此使用「三角連絡法」是有效的。
所謂的三角連絡法,為事先決定遠方的親戚或朋友(例如:A先生/小姐)作為緊急聯絡人,當災害發生時,透過A確認彼此的平安。如果使用該方法的話,即使是電話難以撥通的狀況下,也能訊速互相取得聯繫。
另外,如果電話打不通的話,可以使用災害用留言電話171(類似台灣的「1991報平安留言平台」)。這是一個可以在30秒內錄音並播放留言的撥號服務,留言會保存至運行期結束為止。
- 錄音留言:171+1+自己的電話號碼
- 播放留言:171+2+想聽的人電話號碼
教導高齡者確認這些資訊或使用應用程式時,為了應對萬一的狀況,平時就應該一起確認,並讓他們習慣使用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確認地震發生時的初期應對
防災很重要的是,平時就要在心中想像好,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初期應對。為了能在緊急時刻冷靜應對,我們應該掌握以下最低限度的要點。
【時系列】無論在何處都是最基本需要知道的要點
地震發生時,首先得先確保自身的安全。以下為確保自身安全的基本對應方法。
1、感覺到搖晃的話
- 一邊保護頭部,一邊躲藏在桌子底下或堅固的家具下方,首先保護自己。
- 不要慌忙衝出去,應該等到搖晃停止為止都保持不動。
2、搖晃停止的話
- 首先去確認火源,關閉瓦斯的總開關,並採取防治火災發生的行動。
- 透過災害情報應用程式與收音機收集正確情報,確認避難指示與安全行動。
感覺到搖晃的話,不要焦慮冷靜行動,確保自身與周圍的安全。
【依不同場所】初期對應與避難的方式
我們已經將地震發生時的初期應對和避難方法等內容整理在以下表格中。如果事先做出預想,將有助於在地震發生時迅速作出應對。
這些場所說到底只是一部份而已,在實際狀況中,根據場所與環境的不同,適當的應對方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即使是走在平常習慣的通勤與上學道路上的人,地震發生的話可能也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行動。
不過,事前預想「如果現在發生地震的話,自己該怎麼辦?」,並帶著思考行動的態度是很重要的。有這樣的意識,將有助於您在實際發生地震時,能做出迅速且適當的行動。
旅行地點或回鄉地點的準備也要做到萬全
2024年元旦,能登半島發生地震,許多返鄉的人受到影響。這次地震讓許多人在回家或旅行地點的避難方面感到不安與困惑,使得事前準備的重要性更加明顯了。尤其是在與平常不同的環境下避難時,可能會陷入猶豫,因此在回鄉前應該做好必要的準備。
在旅行地點的準備
在能登半島地震中,有關旅行與投宿旅客的避難行動,暴露了許多問題。根據調查人們行動的「遭遇地震的居民的應對行動」(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等)的說法,約有半數的旅行與投宿旅客,事前尚未決定好避難方法。另外,儘管在飯店設施中,有約50%會進行口頭的事前避難說明,但地震發生時,沒有進行說明或引導的案例達到了25%。
基於這些調查結果,旅行地點或回鄉地點的準備應該事先徹底檢查。確認住宿設施或老家的避難路線、緊急出口的位置,並了解避難場所。如果住宿設施沒有進行事前的避難說明,請向工作人員確認,並仔細檢查避難路線。
回鄉地點的準備
中元節(日本盂蘭盆節)與年末年初返回家鄉,是一個與長者重新審視防災對策的好時機。地震、火災、大雨、海嘯等,為了防範各種災害風險,可以確認以下幾點。
1、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檢查
為了應對萬一的火災,請務必檢查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如果設備已經安裝超過10年,可能需要更換電池或更換本體。請測試警報器並確認其功能,若有故障,請及時處理。
2、檢查避難所和避難路線
在出門前,如初詣等,與父母一起檢查避難所和避難路線。利用危險地圖預測海嘯等災難可能帶來的浸水損害,並了解可能有危險的高低差或可能倒塌的地方。
在能登半島地震中,有報告指出,超過一半的避難者在駕車避難時遭遇了交通堵塞。因此,事先確認步行的避難路線,以便在需要時能安全避難,這樣會讓人更安心。
3、與鄰居交換聯絡方式
與鄰居交換聯絡方式也很重要。尤其是在非回鄉期間發生災難時,能夠請求鄰居協助進行安危確認或避難的信任關係會很有幫助。藉此機會,與鄰居打招呼並交換聯絡方式吧。
4、確認災難時的聯絡手段
在回家探親時,還應註冊災害用留言電話或其他在緊急情況下有用的應用程式。全家人一起確認使用方法,即使身處異地也能確保聯絡方式。
防災對策不應完全依賴政府機構,每個人都應該有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意識。以回鄉為契機,與家人和親戚討論防災事宜,為每個人準備好安心的防災措施。
為了保護你和家人,事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的準備從事前的準備開始,並延伸到發生後的適當行動和資訊共享。參考這篇文章,做好萬一發生災難的準備,並實際上與家人及社區聯繫,冷靜應對,這是保命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地震是無法預測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忽視日常的準備工作,而是應該堅持不懈地進行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