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X LINE

日本水災|發生原因與過去的損失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近年「數十年一度」的「大雨特別警報」頻頻發布。突如其來的大雨與土石流災害,似乎每年都會襲擊日本列島,就連一般較少發生水災的地區也出現了災情等,水災正呈現範圍擴大、災情加劇的趨勢。水災的背後有什麼原因?對於襲來的水災,該如何應對才比較好呢?

本篇報導中,將針對水災的發生原因,以及一般民眾靠自己也能做到的對策進行介紹。

與日本緊密相連的水災

水災是由大雨、颱風等所釀成的大量降雨,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都市結構的變化等多種因素複雜交織而引發的災害,主要分為「洪水」、「淹水」和「土石災害」3種類型。

水災經常發生的其中一個理由,與日本特有的氣候有關。日本四季分明,初夏時有梅雨,夏天至秋天期間又有颱風到來。日本放眼全球降雨量多,年降水量(1668毫米)達到世界平均的1.6倍之多。

水災變多的理由

在這樣降水量多的日本,近年水災也正在增加中。以下整理了日本令和(2019年起)年間,死者與失蹤者人數達1人以上的水災。

2 e1750517134132

為何水災會持續增加呢?

1、地球暖化

氣象廳表示,日本的平均氣溫以每100年上升攝氏1.24度(全球平均0.68度)的速度上升。這是由地球暖化所導致的,地球整體變得更溫暖,降雨的型態也在全球範圍內發生了變化。帶來降雨的低氣壓與颱風的發生位置、移動路徑、強度等都在變化,並發生線狀對流(日本稱線狀降水帶,指積雨雲呈線狀排列,可綿延50到300公里遠)與局部豪雨、突如其來的大雨等。降下極端雨量,或夏天非常炎熱,冬天鮮少降雪等,引發異常氣候。

另外,海水表面溫度達27度以上的海水緩慢擴張。當海水表面溫度超過27度後,熱帶低氣壓會受到大量水蒸氣的活躍供應,使得颱風在維持強度的情況下接近並登陸日本的頻率提高。

2、特有的地形與都市化

地形與都市化也是發生水災的其中一個原因。日本國土的3分之2為森林,且有許多傾斜度陡峭的山與河川。由於能夠居住的土地稀缺,人們因此砍伐山林,或將填平田地進行住宅開發,相對地,農地和閒置土地減少,地面被瀝青或混凝土所覆蓋。因此當大雨一來,雨水無法被吸收河水一下子暴漲溢出,並引發土砂災害。

202178%E5%BA%83%E5%B3%B6%E8%B1%AA%E9%9B%A8%E4%B8%89%E5%8E%9F%E5%B8%82%E6%B2%BC%E7%94%B0%E6%9D%B1%E5%9C%B0%E5%8C%BA 210710 15 1536x1023 11930年以後,人們填拓海水與河川,並抽取地下水引發了地層下陷,而產生了「低於海平面的地區」。所謂的「低於海平面的地區」,指的是在海岸附近的土地,於滿潮之際時,那些地面高度低於海水面的區域。東京與大阪、名古屋等大都市的部分地區,就處在低於海平面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更容易發生洪水災情。地鐵與地下街的淹水,以及內水氾濫的危險性也近一步提升。

根據內閣府的說法,在過去10年間(2011年至2020年),98%的市町村中都發生了氾濫、淹水、土砂災害。土砂災害1年發生1000件以上。佔了自然災害死者與失蹤者的約4成,危險地方高達約53萬處。每次發生水災,不只是會出現傷亡,還會出現交通網絡柔腸寸斷,以及大範圍停電與停水等都市機能停擺的情況。

不能遺忘的過往水災

進入令和時代後,日本仍然有許多水災,就算只講令和之前的水災,過去與現在仍是有許多共通點與不能遺忘的課題,以及教訓。以下,我們整理了一份年表,呈現出令和年代前20年間所發生的日本主要水災。※以下的年表當中,偶爾會出現「避難勸告」,不過該「避難勸告」已於2021年被廢止了,同年5月起改以「避難指示」來表示迄今為止的勸告時機點。此乃因應居民「無法分辨勸告與指示」的意見所採取的措施。

2018%E5%B9%B46 8%E6%9C%88 e1750517360369

未發布避難勸告 導致災情擴大

◆2004年(平成16年)颱風23號 釀死者與失蹤者98人

2004年10月,颱風23號導致四國、近畿、關東地區的各地,發生山崩與堤防潰堤等災害。

在兵庫縣至少有6個地方政府,未向出現死者與失蹤者的地區發布避難勸告(已於2021年廢止)與指示,而同樣出現5人死亡的愛媛縣內也一樣未發布。岡山縣玉野市則在發現1名死於土砂災害的男性遺體後的約40分鐘後,向整個市內發布了避難勸告。另外,在京都府舞鶴市,則發生因為國道淹水觀光巴士進退兩難,導致乘客在巴士車頂上度過一夜的事情。

◆2013年(平成25年)颱風26號(伊豆大島土砂災害) 釀死者與失蹤者43人

2013年10月,伊豆大島出現破紀錄大雨,並因為土石流而出現嚴重災害。

東京都的大島町未發布避難勸告,導致許多居民來不及逃難而不幸罹難。大島町的負責人當時判斷,「因近年未發生大規模土砂災害而缺乏了危機意識,且在深夜大雨中避難反而更加危險。」

然而,《災害基本法》中規定的「市町村有責任為了保護居民的生命與身體,適當發布避難勸告與指示」這一點尚未廣為人知。針對此,國土交通省的第三方委員會建議,應依據內閣府的指引,制定判斷與發布避難勸告等相關的操作手冊。

◆2015年(平成27年)關東與東北豪雨 釀死者8人

2015年9月,當時茨城縣常總市有3分之1淹成水鄉澤國。約有4300名受困民眾透過船艇或直升機等方式獲救。

雖然當時未發布避難勸告,但那是因為該市尚未制定發布標準,並將發布與否的判斷交由國土交通省的河川事務所負責。此外,當地也未善用災害預測地圖(Hazard Map),甚至有些發布了避難指示的地區,卻未透過防災廣播進行通知。

基於這些問題,常總市決定實施以下對策:

1、規劃設置避難勸告發布基準的時間線。

2、由於許多地區無法清楚接收防災行政無線廣播,因此開始嘗試利用智慧型手機來傳達防災資訊。

3、改成能夠因應多語言的防災行政無線廣播。

4、在高齡者的住所設置家用接收器。

5、在聽障人士的家用電視內裝載文字表示功能。

6、組成自主防災組織

7、為了避免來不及逃生,居民致力於製作以時間序列彙整自己避難行動的個人避難計劃時間線,該措施為日本全國首度引入。

◆2016年(平成28年)颱風10號(小本川水災) 釀死者與失蹤者29人

2016年8月,岩手縣岩泉町的高齡者集體康復之家,該設施的天花板部分淹水,導致入住該設施的9位民眾不幸罹難。

集體康復之家的管理負責人,並未讓入住者避難,原因是他未能理解由町政府發布的,用以促使需照護者避難的「避難準備資訊」(該訊息於2016年12月更名為「避難準備・高齡者等避難開始」)的意義。

另外,在2014年8月發生的廣島土石災害中(造成77人死亡或失聯),雖然尚未發布避難勸告時災害便已發生,但廣島市的檢討小組指出:「即使運用最先進的氣象技術,也難以事前預測該災害。」同時也提出建言,包括建立更完善的資訊收集體制、明確制定危險程度的判斷流程等。

夜間避難期間 不幸遭濁流吞噬

◆2009年(平成21年)颱風9號(佐用町水災) 釀死者與失蹤者27人

2009年8月,兵庫縣佐用町等地方,有11人遭暴漲的溪流沖走而死亡。同町的2戶共計5人於夜間避難期間,不幸遭濁流捲入而死亡。

夜間避難具有風險,例如道路淹水、跌入水溝等情況,可能導致危險發生。靜岡大學防災綜合中心準教授牛山素行(現在為同中心教授、災害情報學),當時在面對每日新聞的採訪時,表示「當水位達到膝下高度,且以每秒1公尺的速度流動時,幾乎所有人無論年齡都會被水流沖倒,甚至連汽車也會浮起來。」根據牛山素行的說法,在過去5年期間(當時)的水災中,有3分之1的罹難者遭河水沖走而死亡,當中有8成是在外出避難時不幸罹難的,因此他表示「如果住家周邊已經淹水,有時與其勉強外出避難,不如撤離到自家二樓會更安全。」

在土砂災害警戒區域遭受災害

◆2018年(平成30年)7月豪雨(西日本豪雨) 釀死者與失蹤者245人

20180707%E3%81%BE%E3%81%B3%E8%A8%98%E5%BF%B5%E7%97%85%E9%99%A2 IMG 4196 1536x1152 1

從和平之風的直升機上,所目睹到的西日本豪雨時的樣子。

2018年7月發生的豪雨災害對廣島、岡山、愛媛等地造成重大損害。因土石災害導致的死亡與失蹤人數達119人,其中能夠確認受災位置的107人中,約有9成是在土石災害警戒區域等高風險地區內遭受災害。

由於避難資訊無法有效傳達緊迫感,導致「來不及避難」的情況頻繁發生,為了讓民眾更容易做出避難判斷,從2019年5月起,災害發生資訊由市區町村發布,並以1至5的數字標示災害危險程度。當達到「警戒等級5(警戒レベル5)」時,政府會呼籲居民採取能保護生命的最有效行動。這代表災害已經發生或極可能發生,是最高等級的警戒狀態。

◆2020年(令和2年)7月豪雨 釀死者與失蹤者86人

2020年7月,局部豪雨襲擊熊本縣為中心的九州與中部地區。九州南北部、東海、東北等地的24、48、72小時降雨量皆創下歷史新高。

%E7%90%83%E7%A3%A8%E5%B7%9D2 1024x768 1

豪雨發生時的球磨川

在熊本縣球磨村,位於球磨川支流附近的一間特別養護老人之家遭遇淹水,造成14名入住者死亡。當時,附近居民趕來協助,與工作人員一同將坐輪椅的長者搬至二樓,成功讓56人逃過一劫。

%E4%BB%A4%E5%92%8C2%E5%B9%B47%E6%9C%88%E8%B1%AA%E9%9B%A8 %E7%90%83%E7%A3%A8%E6%9D%91%E3%82%B5%E3%82%AF%E3%83%A9%E3%83%89%E3%83%BC%E3%83%A0%E9%81%BF%E9%9B%A3%E6%89%80%E5%8C%BB%E7%99%82%E6%94%AF%E6%8F%B4200706 1024x768 1

2020年7月豪雨當時,來自和平之風的醫療支援。

然而,這間設施其實就位在土石災害警戒區域與洪水淹水預測區域之內。對此,國家層級的專家檢討會總結指出:「設施管理者等對於可能發生淹水的風險意識薄弱」。此外,2016年發生於小本川的高齡者團體之家水災事故所帶來的教訓,也未能在此次災害中被有效活用,令人遺憾。

特別警報解除後的氾濫

◆2019年(令和元年)颱風19號 釀死者與失蹤者約120人

2019年10月發生的颱風,為關東、甲信、東北等地帶來了破紀錄大雨,造成阿武隈川堤防潰決等情況,對各地造成嚴重災害與損失。

大雨特別警報解除後,除了氾濫情況相繼出現外,千葉縣市原市還發生了龍捲風。在高樓層公寓,地下的電器設備淹水,導致持續停電與停水等,居民處於孤立狀態。這場水災讓人實際感受到了,即使人身處在高樓層公寓,也無法安心。%E5%8F%B0%E9%A2%A819%E5%8F%B72019 1024x768 1

透過呼籲行動 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案例是透過徹底地呼籲警戒,成功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的。

◆ 颱風凱瑟琳(1947年) 釀死者與失蹤者1930人

當時透過廣播持續通報利根川潰堤等災情,並強烈呼籲民眾警戒。東京都葛飾區與江戶川區也適時向區民傳達淹水情況並指出避難時機,結果東京都內的死者僅有8人。

◆ 伊勢灣颱風(1959年) 釀死者與失蹤者5098人

在颱風登陸前,愛知縣碧南市接收到高潮浪警報與洪水警報後,立即發布避難命令。儘管該市有98%的地區受災,最終死者與失蹤者僅12人。相比之下,未發布避難命令的城市有高達290人死亡,展現出適時避難呼籲的重要性。

防範水災保護自身的方法

當水災危險逼近時,最終還是需要每個人自行判斷是否避難。不要錯過逃生時機十分重要。如今的氣象資訊相當完善,例如氣象廳提供的「キキクル」(危險度分布)等資料,也能透過智慧型手機或電腦輕鬆查詢。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確認恐發生災害的災害預測圖,在搬家時有時會收到關於當地災害風險的說明或資料,例如提供災害預測地圖作為參考資料。

雖說是如此,但實際上如果發生某種被害時,仍然有許多民眾無法從中簡單地逃走。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除了人們傾向低估不利資訊的心理狀態──「正常化偏差」之外,何時應該避難、避難的時機點不明確也是常見的問題。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關谷直也解釋,「重點是事前獲取何種資訊,並提前思考要如何採取行動。」

確實,有調查結果顯示,災害預測圖的認知度越高的人,對於大雨特別警報與避難勸告等災害資訊的理解度也會越高,當這些警報、勸告一發布,他們傾向於及早採取避難行動。

該調查結果來自受西日本豪雨影響,因此於岡山縣真備町避難所內進行問卷調查的岡山放送(OHK,日本一家以岡山縣和香川縣為放送地域的電視台)的調查結果。

在該調查中,雖然只有約兩成多的民眾知道災害預測地圖,但若能提升其認知度,並讓大家獲得防災所需的資訊與知識,將來在災害發生時的傷亡人數預期能大幅減少。

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自宅周邊的地形特性,並事先模擬緊急時的行動方式。以下是針對那個「萬一不幸發生時」的注意事項整理:

確認災害預測地圖

Screenshot 2024 06 04 at 17.18關於災害預測地圖的確認,可以使用國土交通省運營的Hazard Map Portal Site。透過以下的使用步驟,來先行確認自家周邊有可能發生的災害吧:

1、確認在地圖中,自己的家位在何處

2、確認該地方的淹水會到何種程度

3、確認避難場所

4、確認從自家到避難場所的安全避難路線

避難指示發布後

各種的注意報與避難指示,由於是市區町村根據氣象廳與國交省的資料所發布的,因此注意報與避難指示一旦發布後,民眾應當迅速展開避難行動。由於在思考逃難時機的過程中就遭受災害的案例非常常見,因此理想的方式是即使避難指示尚未發布,也應根據周圍的情況自行判斷,及早避難,這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以下為來自氣象廳的避難情報

2018%E5%B9%B46 8%E6%9C%88 1 e1750517909820

避難情報(2021年5月起施行)

警戒等級1為危險度最低的,越靠近5危險度則攀升。在警戒等級3,不只是高齡者,其他人也應根據需要開始調整行動計畫、準備避難,並在感受到危險時自主避難。建議配合當時的情況,臨機應變的因應。另外,此外,警戒等級5並不一定會由市町村發布,因為在災害發生時,市町村可能無法確實掌握當地狀況。因此,一般民眾不應等到警戒等級5才避難,而應在等級4之前就完成避難行動。

2018%E5%B9%B46 8%E6%9C%88 2 e1750518161128

雨的強度與降雨方式

另外,以下是降雨量與對應情況的整理表。如果您有開車或外出的計畫,請務必透過天氣預報確認雨量,並視情況延後行程或採取其他適當因應措施。

 

另外,以下是由氣象廳所發布的注意報與警報的彙整。許多人可能只是憑字面印象在理解這些用語,但每當這些「注意報」、「警報」發布時,其實都伴隨著具體且嚴重的災害風險。建議大家事先了解這些警報所代表的風險程度,以利做出正確判斷與避難行動。2018%E5%B9%B46 8%E6%9C%88 3 e1750518357290

淹水時得注意的事項

586fea587d618cd89b8f4ebf9dcc4164 1024x684 1實際發生水災的時候,街上的各種設施與器具將會發生異變。例如以下幾種是被認為可能會發生的:

  • 混濁的積水讓腳下難以看清楚,有可能人孔蓋被掀開、或者有小水溝等,容易因此絆倒或摔倒。
  • 水深達30公分時,可能就無法正常行走。
  • 水深超過30公分時,車門可能因水壓無法打開,人有可能被困在車內。
  • 同樣在水深超過30公分時,汽車引擎可能熄火,並因水壓無法從車內逃出。
  • 電梯在水災中可能因自動門故障停止運作,導致受困在電梯內的情況。

當水災發生時,為了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請務必留意當下的情況,並採取適當的行動。具體來說,以下這些行動非常重要:

  • 地下鐵車站或地下街 可能會瞬間湧入大量積水,請立即撤離到地面上。
  • 因可能會踩到玻璃等危險物,請避免赤腳或穿拖鞋行走。
  • 使用長棒或雨傘當作拐杖,一邊走一邊確認腳下狀況。
  • 多人一起避難時,請用繩子或細繩將彼此的身體連結,並互相呼喊聯絡,避免走散。

※參考文獻
1、命を守る水害読本編集委員会編「命を守る水害読本」毎日新聞社
2、河田惠昭監修「水害の大研究」PHP研究所
3、土屋信行「水害列島」文藝春秋
4、兼光直樹、山本晴彦、渡邉祐香、坂本京子、岩谷潔、山口大学農学部、山口大学大学院創成科学研究科「2018年7月豪雨による倉敷市真備町の被害と避難行動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

作者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我們致力於傳遞有關國際支援和世界局勢的資訊,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真正必要的支援。
分享

捐款與支持

支援需要幫助的人

和平之風為世界各地因地震,
洪水和乾旱等自然災害,
以及戰爭和貧困等人爲要因面臨生命威脅,
無法繼續生計的人們提供支援。
此外也提供復興與發展支援。

  • HOME
  • 記事
  • 日本水災|發生原因與過去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