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X LINE

何謂「居家避難」?為自然災害做好準備!防災秘訣由淺入深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image1近幾個月颱風來襲,為台灣帶來豪大雨,甚至進一步引發淹水、土石流等災情。如果能從平時做好準備,也許當某天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能為自己博得一線生機。

和平之風的空中搜救醫療團的一名人員,在2018年7月發生於日本廣島縣的破紀錄豪雨中,其老家受災。長達數日停電、停水,受災期間得去取水站取水,讓其80歲的祖母吃了不少苦。在經歷的這次的經驗後,他得知了地震災害時,在自家度過避難生活的「居家避難」,並對此產生了興趣。

如果事前做好居家避難的準備,那麼地震災害發生時,就能在已經住習慣的自家中與家人度過。為了讓家人能在不受壓力的情況下度過避難生活,讓我們事先做好「居家避難」的準備。

這次,我將介紹一些我自己實踐過、可以輕鬆開始的防災對策。

何謂居家避難?

所謂的「居家避難」,指的是自然災害(如地震、颱風、海嘯等)發生時,不前往避難所,而是在自己家中度過避難生活。當自然災害發生時,前往避難所不見得是個正確選項。許多人集中到避難所,如果避難民眾密集的話,每個人所分配到的空間將變得狹小,因而感到壓力。再者,避難所容易形成「三密(密閉空間、密集場所、密切接觸)」狀態,感染風險也會隨之上升。

因此,如果自家未倒塌,或受祝融之災的話,進行居家避難也會成為一種選項。

優點

居家避難的好處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在住的習慣的自家內度過避難生活。在非常時期,如果是在與一般日常生活不同的狀況下度過的話,本來就已經處於不安之中了,更別說還會在身體和心理上感到疲憊。不過,如果是在自家的話,則能夠確保自己的私人空間,可以說壓力相對較小。

另外,以下也列舉一些優點:

  • 可以利用家中的棉被和衣物,因此較容易應對炎熱或寒冷。
  • 飼養寵物的人,也能與寵物一同在家中避難生活。
  • 災害發生時不必擔心外出避難而讓住宅遭竊的風險。
  • 感染感冒、病毒或細菌的風險較低。

感染風險較低可謂是重點。在避難所內的生活,不管如何由於許多人都得擠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因此病毒、細菌的感染風險將有所提高。請留意,對於高齡者或有慢性病的人來說,居家避難可能是較理想的方式。

缺點

居家避難的缺點方面,則是較難獲取防災相關情報。避難所不僅有許多人聚集,也能取得防災資訊與各種援助物資。雖然居家避難也能獲取生活資源,但卻較難及時獲取情報。

另外,也有些人會對於1個人在家度過避難生活感到不安。因此對於與周圍的人一起度過才能感到安心的人來說,居家避難也許不太適合。

還有一點,避難所通常是學校或地方政府營運的中心等大型、地基堅固的建築,因此在住宅安全性方面,與居家避難有所區別。

居家避難與避難所內的生活差異

以下彙整了居家避難與避難所內的生活差異:

2018%E5%B9%B46 8%E6%9C%88 5 e1754096538678

不論是前往避難所或選擇居家避難,兩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根據災害的種類與當時的情況,最適合的避難方式也可能不同。雖然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居家避難,但最理想的做法是平時就為各種情況做好萬全準備。

居家避難的準備

為了進行居家避難,事前展開防災準備有其必要性。在災難發生時,為了能守護重要家人,讓我們一起來準備防災對策吧!以下將介紹,地方政府推薦的居家避難準備。

蒐集資訊

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為了能夠冷靜行動,一起在事前牢記保護家人性命的行動吧。如果事先掌握以下重點內容,發生緊急情況時就能從容應對:

  • 發生地震時,應採取哪些行動?
  • 地震搖晃結束後,應該做些什麼?
  • 當自宅或鄰近地區發生火災時,該如何行動?
  • 如何進行緊急救護(如止血、骨折處理、燒燙傷處理、AED使用)?
  • 避難所的所在地在哪裡?
  • 醫療救護站設置在哪些地方?

建造具備抗震功能的房屋

如果沒有事前建造具備抗震功能的房屋的話,當地震來臨時,可能會因為玻璃窗戶飛散、家具傾倒等而導致受傷。再細微的部分,都花心思去準備,從家具到小東西的配置等,請事先做好準備,以防止受傷等意外發生。

  • 貼上防止玻璃飛散的安全膜
  • 為餐具櫃加裝固定裝置,防止地震時餐具飛出
  • 防止家具傾倒(使用防傾倒器具或固定牆面)
  • 安裝感電型斷電器,預防因電源短路引發火災
  • 在收納櫃下方放置重物,使其較不易傾倒
  • 門的附近不要擺放大型家具,以免妨礙逃生
  • 事先確認好逃生路線

與左鄰右舍建立互助關係

大地震發生時,光靠政府援助無法負擔災害損失金額。將縮減的防災政府援助金額,透過自助與互助來彌補不足的部分。平日與地區民眾事前建立良好關係的話,就能夠獲取支援物資的情報,或是以物易物交換自家擁有的物資等。

藉由積極參與鄉鎮內的集會等,能夠促進與周圍人們的交流,並建立在緊急時能夠互相幫助的關係。

下載市區町村的防災App

不少市區町村都有在運營防災App與防災網站。在App與網站裡面,民眾能夠查詢災害資訊,或是確認家人安全與否。當自然災害發生時,應該度過怎樣的生活,為了能夠蒐集防災知識,請事前下載好App吧。

準備災害時的生活所需

當遭遇自然災害時,有可能會發生斷水、斷電的情況。另外,也有可能無法購買糧食與日用品等。因此,聚焦在災害發生時的生活上,請事前儲備好生活必需品。先備妥「糧食」、「簡易便袋」、「可用來替代電力、自來水與瓦斯的用品/設備」,如此才能讓人安心生活。

先記下災害發生時的避難流程

在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可能面臨「要到避難所避難,還是留在自宅避難」的選擇。為了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判斷,請記住以下這個判斷流程:

  • 確認建築物是否有倒塌的危險
  • 確認自宅或周圍是否有發生火災
  • 確認自宅是否能維持避難生活

如果上述三點都沒有問題,原則上可選擇居家避難。

然而,以上僅為參考指引。實際避難時的情況可能因災害的型態與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請根據當下狀況冷靜判斷、靈活應對。

居家避難時建議準備的物品清單

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停電、停水等不便的生活狀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基本上,來自市區町村或志工團體的物資支援通常要到第4天以後才會到達,因此,請務必事先準備至少3天份的糧食與日用品,以便在此期間能夠持續避難生活。

2018%E5%B9%B46 8%E6%9C%88 6 e1754096783634

如果想便宜購入防災用品的話,建議試著向市區町村諮詢看看。另外,百貨商品店有時也會擺設防災專區,因此如果有民眾想購買便利商品的話,請您一定要試著去買買看。

輕鬆不費力的居家避難準備法|防災對策實例

以下將以「準備不佔居家空間的東西」、「從能夠不費力的事情開始」,這兩點想法為中心進行防災對策,並以實際體驗為基礎,介紹能夠方便開始的居家避難準備方法。

確保電力

unnamed我們打算使用行動電源來確保緊急時的電力。在選擇行動電源時,我們重視以下五個重點:

  • 不想放佔空間的設備在家裡
  • 一定要能替手機充電
  • 希望能當作手電筒使用
  • 想要具備太陽能面板,能夠自行發電
  • 平時生活中也能使用的產品最好

雖然市面上的可攜帶式電源一般價格落在約50,000日圓(約台幣1萬元)左右,算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如果使用行動電源,不僅可以當手電筒,也能幫手機充電,價格大約3,000日圓(約台幣3000元)左右就能入手,CP值非常高。

確保水

unnamed 1購買清涼飲料的定期配送服務。我們能夠隨意購入自己喜歡的東西,例如價格親民的水,或是富含礦物質的水等。在非常時期,水的確保十分重要,而這些水源平常也能派上用場,因此非常推薦。

確保糧食

unnamed 2現在,市面上販售著許多包裝精美,連味道都講究的防災糧食。因為筆者曾經有過老家遭受災害的經驗,所以開始購買防災食品。不過現在,即使是在居家工作的日子裡,想要快速吃點東西時,我也會拿來當作簡便的一餐。以前我覺得「防災食品的滾動式儲備法」很麻煩,但現在已經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食用防災食品,它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基本上,我的理想是在避難生活中自己煮無洗米來吃。)

確保火

unnamed 3災害發生時,我們預想電力無法使用的,且將會購買瓦斯爐。如果要購買就算冷掉了也依舊美味的防災糧食的話,雖然非必要,但由於筆者考慮到使用瓦斯爐與不鏽鋼鍋來煮炊無洗米,所以還是購買了。百貨商店的防災專區等,都有販售簡易瓦斯爐,因此即使是平常不使用它們,我們也能夠便宜入手。

購買衛生用品

unnamed 4筆者個人認為衛生用品是必要的防災物資,因此我至少準備了3天份的攜帶式簡易廁所(便袋)作為儲備。另外,因為筆者覺得在緊急狀況下維持衛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還購買了以下幾樣「禮儀型」衛生用品:指套型牙刷紙巾(用手指即可清潔牙齒),以及免沖洗、無泡型洗髮手套(方便清潔頭髮與頭皮)這些商品都是在一般的防災用品專區就能買到的。此外,女性朋友也請務必準備好生理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其他

unnamed 5筆者實施的防災對策,除了上述內容,還做了以下這些防災準備:

  • 在購買住宅時,確認了災害潛勢地圖及地盤的安全性
  • 採用了具有防碎飛散效果的窗戶(詳見上方圖片)
  • 日常使用塑膠製餐具,以防玻璃破裂造成傷害
  • 因為有傾倒風險,不購買高大的家具
  • 為防止從電源開關引發火災,安裝了防電擊斷電器
  • 事先確認並確保了逃生路線

還有一點雖然容易成為盲點,但地震後的火災,其實有許多是源自插座起火,因此筆者建議事前安裝感電斷路器。

另外,雖然自家內部進行防災對策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但除此之外選擇住在安全的土地的這一件事,可說是最重要的防災對策。

總整理

這次的文章介紹了「居家避難的準備方式」。筆者個人建議大家可以從最容易開始著手的地方開始行動,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以下是筆者親自實踐的一些防災對策:

  • 建造能抵禦自然災害的住宅
  • 若經常使用家電,建議安裝防電擊斷路器
  • 備妥無洗米與桌上型瓦斯爐,以便在緊急時能自行煮飯
  • 飲用水可透過定期配送服務購買,既方便又能持續更新庫存
  • 準備好讓避難生活更舒適的衛生用品(如簡易廁所、濕紙巾等)
  • 購買平時也能使用的行動電源,可充手機也可當手電筒
  • 不擺放大型家具,確保緊急時的逃生動線
  • 使用塑膠製餐具,避免地震時破碎造成傷害

在這篇文章中,我也介紹了地方政府所建議的居家避難準備方式。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讓大家開始思考並行動,為災害來臨時做好充分準備!

 

作者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我們致力於傳遞有關國際支援和世界局勢的資訊,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真正必要的支援。
分享

捐款與支持

支援需要幫助的人

和平之風為世界各地因地震,
洪水和乾旱等自然災害,
以及戰爭和貧困等人爲要因面臨生命威脅,
無法繼續生計的人們提供支援。
此外也提供復興與發展支援。

  • HOME
  • 記事
  • 何謂「居家避難」?為自然災害做好準備!防災秘訣由淺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