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地震】來自支援現場的報導:災後2個月、直擊災區變化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4月26日,和平之風二度探訪台灣。抵達台灣後,我們立刻驅車從花蓮站開始,巡迴花蓮市內周邊的地震損害情況。我們發現了一些與災後不久後稍微不太一樣的地方。對有倒塌風險的建築物,當局已設立處理的優先順序,並正陸續進行工程。另外,有些地方貼著禁止進入建築物內的封條等,現場瀰漫著一股嚴肅緊張的氣氛。
工程的進展狀況
下面的這張照片,為4月26日(星期五)工程已開始動工的樣子。可以隱約看到仍帶有人們生活痕跡的房間。
下一張照片,則為6月1日(星期六)的樣子。已經被平整地整理過,彷彿之前建築物不存在一樣。該已被拆除的公寓周邊,截至6月1日為止,周圍的飯店的拆除工程正在進行著,碩大的居住公寓被貼著無法居住的封條。
解體工程的進展與未來必要的支援
像這樣,在台灣各地,建物拆除與瓦礫清除的速度都非常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在實際調查當地後,我們可以看見的是,每個人所需支援的多樣性。在這個仍具街區功能的台灣災區,關鍵在於如何應對多樣且截然不同的支援需求。
作為讓受災者能夠立即獲取自己所需物資的支援,對於住在受災房屋的家庭,我們已準備能夠在讓他們在超市內使用的「商品券」的分發作業。對象家庭包含住宅、集合住宅、店鋪住宅的居民在內,預計共55棟1928個家庭。
未來,我們也會在當地調查完需求支援後,以災區的糧食、水、醫藥品、衛生用品、避難所等支援為首,進行由地區主導的長期復原與重建工作。懇請大家給予災區溫暖的支援。

作者
和平之風國際人道支援 編輯部
我們致力於傳遞有關國際支援和世界局勢的資訊,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契機,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真正必要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