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堰塞湖水災】發生了什麼事?

9月23日,台灣東部花蓮縣因樺加沙颱風引發大規模洪水。24日,和平之風台灣的工作人員前往災區勘查,25日更有來自和平之風日本的空中搜救醫療團隊 「ARROWS」 成員加入支援行動。
事發至今已過了3天,災情也已逐漸明朗。受災最嚴重的光復鄉已有14人死亡,一度有超過5,000人避難。河川氾濫、濁流湧入街道,許多房屋與店舖被淹。
9月24日至25日間,我們在現場目擊了災後的狀況。
光復鄉,如同陷入毀滅
24日傍晚6點半左右,我們抵達光復鄉。警察與義消仍持續清理堆積在道路上的泥沙,大部分道路已可通行,有零星居民仍在忙著清理。
我們首先前往馬太鞍教會,這裡已經成為臨時避難所。這座避難所是居民自發設立的,當地青年協助交通指揮,物資集散處則有人主動迎接與引導。教會內,無論大人或小孩,大家都分工合作維持運作。
教會裡糧食與飲水足夠,但缺乏毛毯與睡墊,避難者只能在平日禮拜的座椅上休息。受災民眾目前看似身體健康,但對於避難生活能持續多久、何時能回歸日常,心中充滿不安。
受災民的心聲
一位災民回憶:
因為我們家開雜貨店,就在教會下面一點點而已。昨天水來的時候,來得很快、很急。我們把家裡的一部貨車還有轎車,開上來高處放。一回頭,水已經淹得整個村子都是了。
我也回不去,但是我還是要回去。因為(雜貨店的)門是開著的,我爬隔壁的屋頂翻牆回我家。手腳也都割傷。家裡的貨品、貨架,全部都是泥水。水泥砂流進去,從店面一直留到客廳、流到廚房、流到浴室、流到房間,全部都淹得很高的淤沙。本來要拿貨品是要墊椅子拿,現在不用,手一伸就摸到了,因為積得滿高的。整個光復鄉都是。
我有一個小孩在花蓮慈濟中學讀書,看到消息,學校安排禮拜四到現場賑災。小孩也一直說要跟著學校過來。我說不要,你就留在學校就好。可是小孩還是堅持要回來,也是會擔心家裡(的狀況)。
另一位居民說:
我嫁到光復鄉生活了36年,這是我頭一次遇到這樣的災害。我聽長輩說他們在40年前也有這樣的洪水,但那時候水流的路線是往台九線。我們不知道這次這麼嚴重,影響到整個光復市區。
22日晚上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整個後面的暗處,都是河流(水聲)很大聲,水流衝力很廣又大,所以昨天晚上我們都睡不好。23日下午3點,土石流流入的時候3點多,我就急忙趕快衝到這裡來,然後趕快通知鄰居。有些人一開始沒有那麼緊張,直到看到土石流流下來的時候才警覺。
我本來以為土石流沒那麼嚴重,回去一看,家裡全部都是泥巴水,從走廊、房間、後院全部都被泥巴覆蓋,整個家屋的東西也被沖得東倒西歪。我都還沒整理,想回去收拾,又不敢回去。因為現在只有我跟我先生兩人,希望可以有更多志工來協助清理。
避難所內多為高齡者,他們期盼盡快恢復家園,但體力不足以自行清理,只能延長避難。縣政府避難所的工作人員也指出,比起眼前的生活支援,更急迫的需求是住宅重建。
「關懷」最令人感動,也是最重要的
9月25日,雖然洪水高峰已過,但市區部分地區仍有積水流過道路。清理堆積泥沙的作業正加速進行,受災居民也忙於打掃與整理家園。白天氣溫超過30度,在烈日下從事戶外作業極為辛苦。
和平之風在教會避難所設置了冰箱與冷凍櫃,並且考慮到長期避難生活的需要,和平之風也在準備更多生活必需品與衛生維持相關的物資援助。
一位受災者說:
因為有物資(支援),吃的、喝的都有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關懷』。因為你們的關愛,使我們覺得很溫暖。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和平之風將繼續提供衛生用品、內衣等生活必需品,並以教會避難所為中心,持續調查周邊小學避難所的需求。在支援的過程中,我們會一一傾聽、陪伴,為避難生活可能長期化做好準備,努力改善生活條件,幫助更多的人。
懇請大家給予溫暖的支持,支持我們在花蓮的援助活動。
